黎平:唱响“村歌”品牌 以文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黎平县立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音乐的“沃土”,通过传承与创新乡村音乐,以“村歌”为载体,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2025年10月,“村歌”斩获全国“十大县域国际传播优秀案例”,成为县域
近年来,黎平县立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音乐的“沃土”,通过传承与创新乡村音乐,以“村歌”为载体,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2025年10月,“村歌”斩获全国“十大县域国际传播优秀案例”,成为县域
岁在辛丑,云汉昭回。余夜览典谟,晨披竹简,见夫润公雄文,光射斗牛。乃知《新民主主义》之论,实为拯世之鸿宝,开物之天钧。遂以先秦古韵,效唐贤笔意,敷陈其要。虽词章朴拙,然寸心可鉴日月矣。
10月25日,第六届红叶季暨第四届广东乡村振兴故事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举行,现场汇聚来自全国的百余名获奖者、行业专家及基层干部代表,共同见证这一融汇文化盛宴与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时刻。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
盖闻天道在众,众聚则强;王业由人,人归则昌。昔汤武革命,载舟覆舟之训;齐桓创霸,尊王攘夷之谋。然未若毛公《为争取千百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之论,于山河破碎之际,揭“千百万群众”之义,阐“政治宣传”之法,立“组织动员”之规,开全民救亡之新局。
十里荷香招堤月,一盏油灯照古今。8月29日至9月1日,由贵州省作协、中共安龙县委宣传部主办、《南风》杂志承办的“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全国文学名家走进安龙大型采风创作活动,在黔西南州安龙县举行,来自省内外的21位知名作家齐聚一堂,以行走观察为笔,以